【理財周刊記者黃立安報導】
根據《路透社》報導,半導體產業高層與經濟學家表示,近來半導體晶片短缺問題席捲全球,此情況恐持續到2022年,且後續將影響智慧型手機生產,連帶一系列電器和工業設備的供應問題。
報導指出,ING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彭藹嬈(Iris Pang)在路透全球市場論壇中表示,今年汽車行業遭受到的損失最大,但相關供應問題應可以較快改善,原因在於中國滿足了台灣部分產量。
彭藹嬈表示,由於台灣近期發生停電,以及因新冠疫情採取的三級警戒措施,擾亂了台灣工廠生產及港口營運,為此台灣半導體公司已提高在中國工廠的產量。她說,「台灣半導體公司目前正為汽車制定晶片,因此車用晶片短缺問題估計在幾週內可以解決,但其他芯片短缺仍然存在。」
彭藹嬈指出,因目前都在解決車用晶片短缺問題,因此可能會延遲部分新智慧型手機的出貨。她表示,智慧型手機市場恐是下一個面臨斷鍊危機的市場。
美國阿汗半導體(Akhan Semiconductor)創辦人汗恩(Adam Khan)表示,在理想狀況下,更廣泛的供應緊縮可能會持續到2022年第2季。新創公司Cerebras Systems執行長費德曼(Andrew Feldman)也認同這項觀點,並稱供應商新晶片和零組件的交貨時間長達32週。
彭藹嬈指出,即使是加密貨幣礦工也在尋找回收「用過的晶片」的方式,意味著晶片短缺的問題並沒有消失。
報導提及,在遠距工作及對智慧型手機和其他電子產品持續性需求的推動下,對晶片的需求增加,預計可刺激半導體業的投資與成長。VLSI Research執行長哈奇森(Dan Hutcheson)表示,晶片產業在2021年可能會增長21%到25%,並稱「電子業正處於2010年以來的最佳表現」。
照片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