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的統計,目前全台有共有82萬人背負學貸,平均每人要扛20萬5千元,可見學貸已經成為不少大學生繼續學業的選項之一,無論是否選擇用貸款來完成學業,在錄取率超高的同時,學歷貶值成為必然,如何在大學4年當中不虛耗時光,積攢一身本事,才是大學四年最大的價值。
畢業生還沒賺到錢,就先被錢追著跑,厭世代該怎麼擺脫負債人生?
大學指考31日放榜,根據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統計,今年有3萬4,569人填志願;各大學釋出3萬6,327個名額,等於每位考生有1.05個錄取機會,錄取率高達97.98%創下歷史新高,只有700人落榜也是歷年最少,但放榜的同時,卻有大一新生已經開始煩腦,要不要扛學貸念大學,網友po文表示,考上私大的堂妹很煩惱「到底要不要揹大學學貸,怕揹了學貸 等於一出社會就負債,但不可能不念大學 出去根本找不到工作」。
原PO在TUN大學網「有問必答」討論區發文,表示考上私大的堂妹「媽媽覺家裡經濟吃緊,堂妹還考上不怎樣的私大,不希望浪費學費,叫妹妹直接去工作,如果真的要念,學貸自己揹!」,但同樣的狀況落在同樣考到私大的哥哥身上卻大不同「因為我堂哥(她哥)也是私大 只是比較前段,但根本沒用學貸」,堂妹一邊氣憤媽媽「雙標」又不知道怎麼爭取學費。
有網友幫堂妹打抱不平,要堂妹「先跟爸媽吵一波」、「這時代還在重男輕女真的很奇怪」、「偏心的家庭,切的乾淨一點也不是壞事」鼓勵原po堂妹「拚一口氣!做給她看!」。但也有網友中肯建議「現在學貸已經越來越普遍」、「其實現在畢業後的還款期限蠻長的,總之 先好好念完大學四年再說」。也有網友集思廣益,建議原po堂妹可以「半工半讀,省一點,至少可以讓學貸金額不要那麼多」,畢竟如果大學四年都靠學貸,等於一畢業就背了40萬的負債在身上,更有網友以自身經歷鼓勵堂妹,因為家裡沒錢,從高二就開始半工半讀,為了減輕畢業後的負擔「平日放學或沒課就排打工,假日接兩份工,平均每個月打工就能領三萬多,這樣存下來,除了大一上有用學貸(剛註冊時還沒找到打工),其實後來每學期學費都足夠我支付」,還有網友寬慰「揹學貸也不是想像中那麼難還,畢竟利息很少,之後畢業後出社會工作慢慢存,一定還的完」,不要太擔心學貸會壓垮生活,只要順利完成學業就算是好的開始。
也有網友用不同的角度思考,把學貸變成第一桶金,表示自己「不用打工、家裡環境也Ok,但還是申請學貸」因為爸媽把學費拿去投資,「獲利都穩健成長大概在5%上下,再震盪也頂多利息沒這麼高,但都比直接繳學費划算」計畫「等到我大學畢業,在免利息的第一年一次繳清,我還能賺到利差」。
更有網友反虧原po的堂妹「上大學都19了,不管休學工作、重考、打工或揹學貸,堂妹自己都有能力選擇和負擔」,畢竟上大學生已經成年,本來就應該為自己負責。
近年來政府持續提供學貸的優惠政策,如自107年起,推出「只繳息不還本」措施,讓貸款人可依自身需求及經濟負擔,申請最多4年只繳息,不用償還本金的方式,讓貸款人有喘息期。但是即便如此,每年仍有80多萬人背負著學貸壓力,甚至新鮮人一畢業又要面對低薪窘境,在學貸與低薪的雙重夾擊下,這群新鮮人該如何規劃還款計畫?
投身金融領域20多年的楊瑞芬,觀察著台灣薪資水平的起伏變化,她指出,財富兩極化其實是全球性現象,但現在台灣薪資水平相較鄰近國家低上許多,原因在於台灣產業結構過度僵化,產業沒有正常更迭,社會階層不流動,導致年輕人的薪資停滯不前。
面對大環境普遍薪資水平低落的情況,25歲在媒體業工作的吳瑄認為,低薪雖然對自身衝擊不明顯,但整體社會M型化越來越嚴重,房價也越來越高。為了追求更高薪資,30歲的立仁則是選擇出走台灣,「工作幾年發現薪水太低,外派到國外雖然比較辛苦,但薪水比較高。」
談起年輕人的工作型態,楊瑞芬有感地說,許多年輕人追求零工經濟,當作是副業,卻忘了主業的重要性,「我認為年輕人應該提升自己在工作上的核心價值,才能往上追求更高的目標。」
學會理債已是人人必須面對的課題,楊瑞芬強調,背負學貸壓力並不可恥,重要的是,學會利用學貸僅0.9%的利息,去投資自己,讓自己有能力賺取高過利息的報酬,並同步還款藉由良好的信用獲取低成本的資金,建立起良善的循環,才能同時兼顧理債與理財。
其實每個人的還款能力都不一樣,如何還款沒有標準答案,但是盡早開始規劃,才能越早迎來「零負債」人生。
理財小撇步: 3等份法則
將收入分成三等份,三分之一先拿去還學貸,剩下各三分之一再作為生活支出及儲蓄、投資。其中儲蓄、投資的部分可再將各一半金額配置在固定報酬及風險較高的投資工具,如存款、股票等,讓資金分散風險。
圖片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