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刊記者顏瓊真報導】台灣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人口快速老化為社會帶來的衝擊,「老後怎麼住?」也成為關鍵議題。政府在推動「包租代管」業務的同時,租服全聯會也受託進行「協助高齡者包租代管媒合方案」,近期獲得業者的響應,位於台北市中山北路的「幸福久久窩中山館」宣布成為高齡友善住宅的成員之一。
內政部於109年委託中華民國租賃住宅服務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來協助高齡者「包租代管」媒合方案,就是針對高齡者房東及房客來進行媒合與配對服務,同時協助自有房屋擁有房子的年長者出租他們的房子,並幫助有需要房子的長者承租合適自己的友善住宅。
在超高齡社會下,租服全聯會提出「包租代管」政策,透過新型態高齡社會設計,以住宅政策結合高齡服務系統,讓高齡友善住宅成為日常生活的標準配備。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的統計指出,2025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面對與過往不同的人口結構,除了積極佈建超高齡社會所需之長照資源外,長者能否居住在可對應老化需求的環境,更是攸關其健康狀態,不論是公共設施或是居家環境,皆應建立完善合宜的空間,以提升其優質的生活品質。
雖然有不少建商朝「養生宅」的方向規劃,但畢竟供給量有限,對很多長者來說,若有租屋需求,就需要有良好的「高齡友善住宅」可承租;且最重要的是有人可以協助媒合。
內政部地政司司長王成機、中華民國租賃住宅服務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鄭俊杰、幸福久久窩總經理盧集義,及Ageless House無齡創意發言人林博文共同為「幸福久久窩中山館」成為高齡友善住宅的活動進行祝福,並認為,在台北市中山北路105巷,能有一處為高齡長者承租的友善住宅,是長者之福。
鄭俊杰(右3)談到,政府推動「包租代管」服務中,高齡友善住宅是較被忽視的一塊,但經由推廣,漸漸的也有業者願意提供友善住宅給長者承租,至少不會讓老人租不到房的問題日益嚴重。
內政部地政司司長王成機(圖中)則指出,內政部統計處曾統計居住於無電梯公寓老人解析,推估2018年8月底臺灣地區有349,789名老人居住於無電梯之公寓,占全國老人10.4%。
若按地區觀察則可發現,老人居住於無電梯公寓以臺北市16.2萬人最多、新北市13.5萬人次之,首善之都可能變成限制高齡者出入的牢籠,不只造成長照資源輸送困難,也限制了長者的生活品質。連住家都成為問題,遑論在地老化或是高齡友善城市的願景。
幸福久久窩總經理盧集義(右2)則談到,他非常認同「高齡友善住宅」的理念,當有機會為長者服務時,他特別在新整建完成的中山館,加入長者承租的服務,而中山館雖是全齡環境,但他會一步步的增加長者服務案件,共同為「高齡友善住宅」的推廣,與租服全聯會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