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刊記者顏瓊真報導】長聖(6712)在特管辦法細胞委託合作再傳佳音!該公司日前宣布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合作,共8種四期實體癌計劃案,獲衛福部核准,占衛福部核定免疫癌症治療案件項目的39%,市佔率第一。
長聖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合作,以自體細胞因子誘導殺手細胞(CIK)治療多型性膠質母細胞瘤、上皮性卵巢癌、肺癌、肝癌、乳癌、大腸直腸癌、胰臟癌、泌尿上皮細胞癌等8種四期實體癌計劃案。
由於CIK為不需要取腫瘤組織,只須採取病患自身周邊血液進行細胞體外培養後,再由靜脈輸注回輸到病患身上,及長聖的CIK有別於其他廠商作法,長聖是選在病人的病況比較好的時候,一次抽血做多劑細胞培養,以確保CIK之細胞來源較少受到化療干擾,可以培養出療效更好的CIK細胞品質,更能降低每劑費用,產品更具有競爭力,預期未來將可吸引更多病患採用相關療法。
截至目前為止,衛福部核定74件免疫癌症治療案件中,長聖占有29件 (占所有核定項目39%),市佔率第一,顯現長聖在細胞療法領域深耕結果以及經營管理團隊的高執行力。
另外,長聖對於特管辦法也採取積極布局,該公司表示預計年底會通過不需要取腫瘤組織的Gamma-Delta T(GDT)治療第四期8實體癌、DC-CIK (WT-1)治療第四期大腸直腸癌與乳癌,以及自體脂肪幹細胞(ADSC )治療慢性傷口潰爛癒合等產品。
這三項產品通過後,對於癌症病患與長期有慢性傷口的患者將會是一大福音,也將為該公司帶更多的商機和增加未來獲利空間。
長聖表示,依據政府政策支持下的特管辦法提供細胞產品委託製造(CMO)給各醫療機構的業務,受到來自病人對療效的正向回饋與肯定,長聖細胞製備委託訂單已排到明年 5月底。
長聖上半年合併營收為1 .4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705% (已超越了去年全年7000多萬的營收),每股稅後純益(EPS)為0.88元,第二季單季EPS為1.10元,且8 月的單月營收再創下新高,達 4,881萬元。
法人預估下半年度的營運可望優於上半年度且業績有逐月逐季成長的可能,全年營收上看4.59億元,全年每股獲利EPS可達2.59元以上,其中尚不包括其洽談中的海外授權,且預計明年就可配息配股,對股東是一大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