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利點數也能當飯吃」的公車廣告跑遍大街小巷,從便當、飲料、禮券、折抵現金、到買彩券幾乎都能用信用卡的紅利積點來兌換,利用紅利積點兌換商品幾乎已成了全民運動。然而,為消弭卡債風波,讓信用卡回歸正常機制,金管會責成銀行公會研究取消信用卡紅利積點規定,造成市場一片譁然,不但銀行反彈、民眾抗議,連消費者文教基金會也跳出來反對。自從信用卡發卡銀行開發五大超商通路兌換商品之後,紅利點數兌換商品快速成長,根據第一大發卡銀行中信銀的經驗,一年約有50萬消費者會到便利商店換紅利,總計1年約有500萬件,用掉了15億點。像台新銀行每月便利商店通路的兌換量也有5萬筆。在石油、麵包、衛生紙等物價樣樣漲的時代,舉凡換便當、買飲料等,都是民眾運用紅利積點「省錢」的小撇步,金管會要關了這扇門,難怪民眾要抗議。金管會之所以要取消新卡發給紅利點數,一方面是不希望消費者為了賺點數,盲目刷卡。另一方面也擔心紅利制度設計有問題,造成卡神楊蕙如事件重演。但銀行主管表示,不太有人會刷上百萬元消費,只為了湊點數,換一個只值3千元的包包。而楊蕙如事件,其實是銀行的紅利積點設計制度有問題,出了事,銀行自然會自行吸收,若因此而取消紅利,「金管會管的範圍也太大了吧?」這名主管說。不過,由於紅利積點是銀行未來相當大的負債,因此,訂定兌換期限有其必要,否則仍有可能會拖累銀行的經營。只是,若要取消紅利積點,恐怕對已信心不足的信用卡市場,再投入不利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