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S&P500指數以碎步盤間的方式屢次挑戰新高,支持了全球金融市場的資金派對。歐洲央行(ECB)每個月購買公債八百億歐元的動作持續中,英國則是新加入戰場的成員,整個歐洲快要面臨無債可買了,於是將資產購買計畫擴大至優良公司債,亞洲的日本央行積極度也不遑多讓。這般的擴延效應已開始出現部分投資銀行與企業甚至特別發行專售給ECB的債券。根據華爾街日報分析相關資料顯示,ECB至少已有兩次透過私募的方式直接向歐洲企業購買債券(經手的投行都是摩根士丹利)。大規模購買政府公債的量化寬鬆措施,市場早已見怪不怪,如今央行甚至還邀請民間業者為其購債計畫設計出新標的,以利其持續向金融體系大量注資,對於歐美創新的金融運作及效率確實令人佩服。ECB雖未直接指示企業開發出特定的債券供其收購,但需求之急迫性眾所周知,甚至也公布了希望購買的清單。指名購買的央行不只ECB,其實日本央行去年底就宣布將購買由「擴大資本投資與增聘人力」企業組成的指數股票型基金(ETF),等於是指導基金業者備好可讓日銀購買的相關ETF。央行大肆收購債券對於企業與政府而言當然是一大利多,因企業與政府可以用低到不能再低的利率舉債,但不是完全零缺點,主要是央行此舉將壓縮其他投資人的投資收益率,及經濟與金融體系負債過高。各大央行挹注了這麼多的資金到市場,資金會往哪跑呢?根據湯森路透計算,S&P500指數本益比已攀升至十八.八倍,來到逾一年新高,並超出過去十年的平均值十五.九倍,而MSCI新興市場的本益比僅十三.六倍,MSCI中國指數的本益比為十三倍。顯然,在聯準會緩升息政策未改之前,新興市場資金派對不易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