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樂」與「千里馬」的相遇,何其困難,即便修行百年,也未必能得此正果。所以,有人抑鬱一生,因為,生命中的「伯樂」始終沒有出現。也有人拿著滿手籌碼,急著下注,放眼並列等待向前奔馳的馬匹中,卻望不見他心目中的「千里馬」。
在現實生活中,做一匹馳騁天地的「千里馬」,並不容易;但是,要做一名能夠辨識良駒的「伯樂」,恐怕更難。於是,多數人就只能人云亦云,等待著別人的判斷而下注,不能也不想做那獨具慧眼的「伯樂」。這樣的行為,反應在投資上,就是一窩蜂,聽專家怎麼說,然後跟進,結果是:永遠只能撿別人剩的。
因此,彼得林區(Peter Lynch)告訴我們:不要聽信專家。彼得林區是美國首屈一指的基金管理人,他操作麥哲倫基金締造出神話般績效;他的投資獲利之道,打破一般人嵌在腦際裡根深柢固的認知,那就是:領先投入法人不曾注意或予以忽視的冷門股。
本期《理財周刊》的「封面專題」,鎖定興櫃市場,要為讀者發現股王。內文中為讀者歸納整理256家興櫃企業的詳細資訊;並以4項取材標準,分別是:每股盈餘(EPS),3年穩定成長,富爸爸力挺,及畢業的傑出校友,從中挑選出代表性的公司。這一回,我們要邀請投資人一起來做「伯樂」,找尋千里馬。
在台灣,興櫃市場素有「冷凍櫃」之稱;只是,誰能料到,最近,它的傑出畢業校友,卻頻頻登上股王候選人的寶座。英華達、玉晶光電,都是從冰庫裡解凍的熱門股;隔了一座浩瀚的太平洋,台灣的興櫃市場,正強烈回應著美國彼得林區的投資哲學。
錯失了英華達、玉晶光電的投資人,豈能再忽視興櫃裡的256家企業;這裡,隨時會有「千里馬」躍出。
投資,確實是硬道理。擺在投資人面前的企業,只能以真槍實彈秀出真功夫。在本期「解讀智庫」中,編輯部的研究員依據每股盈餘(EPS)、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兩項指標,從傳統產業、及電子業裡,為投資人精選優質的投資標的。
「社長開講」為讀者介紹世界級投資大師──比爾.米勒。他是何許人?對多數的台灣讀者而言,並不熟悉。但如果大家知道比爾.米勒曾創下連續14年投資績效打敗大盤後,應會急著想一探究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