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安倍政權近年來不斷推出經濟策略猛藥,期讓衰退已久的經濟市場逐漸復甦起來,運用策略多為降低匯率、提升物價、積極開放海外投資及內需觀光市場,但如此交互運作所交出的成績單似乎仍不盡理想,大多因為過於注重大型企業海外投資市場。另開放重大基礎建設及國防增強預算支出所發行的公債,利息較銀行存款零利率佳,使得民眾無法將錢存入銀行,對未來悲觀也不敢任意消費,因此大多把資金投入公債賺取約四%年息。如此一來,日本的內需產業只能依靠海外觀光客支撐,在內需經濟數字上雖稍有提升,卻引發另一波更大的黑洞危機:日本原屬於較為封閉型市場,中小企業多依靠國內消費帶動業績,但隨著匯率變動,進口原物料成本大增,只能提高售價,造成物價指數升高,消費大幅縮水,更加閉鎖手頭資金。反而是國外觀光客成為內需最大支柱,熱銷商品幾乎被海外觀光客一掃而空,如此惡性循環下將產生通縮,連帶讓日本年輕人不敢成家生育下一代,被列為生育危機國家之一,未來老年化社會結構嚴重失衡,喪失人口的經濟紅利。重視規則誠信 批發資格取得不易另日本中小企業皆以師徒、父子傳承來延續企業體,所謂家族職人制度,但現在由於不生育及長子不想承接等因素,導致日本中小企業隨著負責人老化生命消逝而終結企業,原因在於日本並未積極運用專業經理管理人制度,將出資人與管理人分開看待,也未大量引進專業移民取代職工不足,導致日本中小企業岌岌可危。除了中小企業,由於安倍經濟策略使得跨國大型海外公司擴展過快,高績效高報酬等業績導向,竟發生神戶鋼鐵這類大型企業造假事件,引發質量醜聞,為日本製造蒙上陰影。日本企業一向以誠信為宗旨,在國際市場上獲得極高的評價與信任,質量造假事件顯示日本企業為了無法掌控的國際市場變化,經營信念有所動搖。在虛擬通路盛行下,為何日本的百貨及實體店面得以繼續生存,沒有引發強烈的電商淘汰戰?根據市場結構分析觀察,日本非常重視規則及誠信,廠商制定出牌價,所有通路都會遵守相關規定,絕對不會有其他的價格發生,是故消費者較無法存在僥倖心理去網路虛擬平台進行比價購物的所謂台式小確幸。日本企業體從設計、生產、銷售通路的彼此交易型態相當重視資格條件,一定要有公司營業事業體及經營相關項目並且合法報稅繳納等紀錄,經過企業間的面談確認相互經營理念,才會進行到簽約合作階段,也才能買到相對批發價格的商品。日本批發資格取得不易,擁有者應更加珍惜,配合一致的市場默契,不隨意降價破壞市場機制。反觀台灣由於虛擬通路發達,許多個體戶、團媽不深入了解日本市場運作機制與邏輯,一味以價格戰策略來操弄,使得市場機制被破壞殆盡,也讓消費者以CP值為傲,引發一連串品質及交易詐騙事件,這是台灣市場經營及消費者的共業,唯有政府相關部門嚴加查緝對個體戶非經營者予以重罰並教育創業了解市場,才有機會慢慢讓市場回復正常的供需機制。批店不喜電商網拍業者在日本批發市場有一個相當神秘的機構,零售業者稱為問屋(也就是批店),銷售對象僅限有營業執照的合法業者,且極度不歡迎網拍業者加入,只希望招募有實體店面經營者,以確保會員素質、降低流失率,因為日本的觀念是有高額的投入才有可能努力經營。電商網拍由於投入風險成本較低,容易放棄及倒閉,這些批店非常保護會員的商品及價格權利,不讓一般人進入參觀,在東京集中於馬喰町,分別為海渡、MDM、根萊、都纖維、丹波屋、大西等批店大多是一整個三至四個商棟,分類清楚,無論服飾、雜貨、飾品、文玩具、藥妝、包鞋配件、食品、電器等幾乎都能買到,批價為市價六折左右,相當有競爭優勢。大阪則集中於堺筋本町,批店分別為寺內、大西、丸光、根萊、江綿等,與東京不同為大阪比較喜歡業者常來賣場光顧,以平價服飾商品為大宗,在優惠回饋上也相對大方。東京及大阪兩地的批店都有共同的堅持,就是較不歡迎電商網拍業者,希望以實體店面日貨經營者為主要會員,需要下列資料:營利事業登記證、實體店面照片、負責人名片、護照、證件大頭照等,另外需經面試官審核過後,洽談經營理念及為何想要批卡等問題,方能成為會員,這一切的嚴格審核措施都是為篩選優質廠商,保護日本企業經營,值得台灣業者借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