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愈來愈不快樂,早已不是新聞。儘管美景天成、四季如春,每人所得也攀上1萬5千美元的高峰,卻有愈來愈多因素,讓台灣人民快樂不起來。最直接的原因,當然是貧窮。在每人所得遠高於數十年前的大環境下,台灣的所得分配則愈來愈不平均,這代表財富快速向少數人手裡集中,大批中產階級則急遽滑落為新貧階級。全球化以及產業結構的資本密集化、技術密集化,我們20年來引以自傲的所得分配平均,已成明日黃花,這是新貧階級擴大的一個原因。加上近10年來,主政者基於意識型態或本身政治前途考量,刻意違逆世界主流,以鎖國手段斬斷經濟生機,扼殺小民生路,更讓本該優遊於富裕生活中的百姓失去生計。而台灣在追求富裕的過程中染上的富貴病,更讓貧窮問題雪上加霜;其中惡化最快的,就是婚姻關係日趨脆弱,許多輕率結婚,草率離婚的年輕夫妻,讓其中一方獨力撫養子女,所得既偏低,負擔又沉重,跟先進國家一樣,這常是新貧階級的生力軍。另一方面,當衣食無缺,百無聊賴,許多無知青年染上毒癮,不但傾家蕩產,而且連累其至親家人,同入地獄。國內對此問題之重視顯然不足,而對吸毒販毒者的管制則比過去大為放鬆,而使得更多無知者淪落為赤貧者。但在今日的台灣,貧窮固令人痛苦,政治與社會的亂象則讓更多人失去快樂。政黨的對立與競爭,原本是民主國家的常態,但台灣的政黨競爭,則因為摻雜惡性的意識型態對立、選戰鬥爭、貪污舞弊,而使政客操弄下怒目相視的群眾,互視對方如寇讎,甚至滋生不共戴天的仇恨;加上每天電視名嘴的挑撥、地下電台的煽動,能夠保持安定心情快樂生活,簡直成了奢侈品。因此,當台灣的每人所得在全球各國中尚不十分遜色,我們的全球競爭力每年排名更得列前茅;但最近英國的新經濟基金會做快樂地球指數評比,台灣則在178個國家中落居68名。這還是遠在萬里之外的觀察;如果評比者真正身處於這個環境,對台灣人民的內心世界有更真切的了解,我們的名次恐怕還要再往下掉。記得連戰先生擔任行政院長時,為了讓台灣的全球競爭力排上前幾名,還特別組成一個專案小組,委託國內智庫提出研究計畫,全國通力以赴,成了一個笑談。現在我們面對一個比全球競爭力遠為重要,對全體國人而言也更有意義、更值得關注的問題;我們倒真希望今天的行政院長能以同樣的魄力、同樣的資源,為提升台灣全球快樂指數排名而努力。如果2008年即將開跑的總統大選,那些角逐大位者不再以意識型態、口水高調、拉幫結派、譁眾取寵乃至幾顆子彈來相互廝殺,卻以誰能以最具體的手段讓台灣人民的快樂指數排名躍升到前20名一較高低,單是這樣一個改變,我們的快樂指數與幸福感覺就會立時提升。為了讓台灣人民更快樂,人民應該全力促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