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於四月六日發布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大幅上修全球經濟成長率,從一月預估的5.5%上修至6.0%,為近四十年來最快成長,此外IMF也同步上修二○二二年全球經濟成長率至4.4%。IMF認為全球經濟趨於穩定,但由於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仍未消散,各國的復甦速度將有所不同。
IMF上修全球經濟成長率 復甦走勢持續
以各地區來看,IMF將美國經濟成長率從5.1%上修至6.4%,歐元區、中國及印度經濟成長率分別為4.4%、8.4%及12.5%,可以發現各地區經濟復甦速度確實有所差異。
本次IMF大幅上修經濟成長率隱含兩點訊息:
第一,各國政府推出的財政政策對經濟成長有正向效果,而為了使經濟復甦的路線保有延續性,各國政府的財政刺激政策將會持續執行到經濟不確定消散。
第二,疫苗施打越趨普及,經濟活動正常化速度加快,需求強勁復甦可以預期,帶動經濟成長樂觀前景,因此疫苗的施打速度及效度將對經濟復甦路線產生極大影響。
除了疫苗以及財政刺激政策以外,根據Bloomberg資料顯示,美國金融狀況指標為1.02個標準差,金融狀況穩定對於經濟復甦具有正向效果,聯準會於本月中會議紀錄顯示,每個月仍會持續進行八百億美元的美債以及四百億美元的MBS購買,而點陣圖(dot plot)顯示幾乎所有委員都認為在2022年底前,都會維持聯邦基金利率在0~0.25%,換言之,以美國為首的全球央行系統都會維持其寬鬆貨幣政策立場,在失業率未回穩及通膨尚未現蹤前,都不會進入升息循環。
就業數據強勁 有利支撐美國經濟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BLS)資料,二月份的JOLTS數據顯示職位空缺從709.9萬個上揚到736.7萬個,較上月增加26.8萬個,職位空缺數目持續上揚隱含美國勞動市場需求強勁,進一步觀察細項,醫療保健職缺數較上月增加23.3萬個,住宿及餐飲服務職缺數增加16.0萬個,顯見經濟一旦重新開放後,服務業復甦速度將會非常快速。
再觀察美國ISM製造業指數及ISM非製造業指數分別來到63.7及64.7,ISM指數是一種擴散指標,50以上代表較上一期擴張,50以下則代表較上一期萎縮,因此美國當前無論是製造業或非製造業都以相當快的速度擴張,過去一年廠商去化庫存已告一段落,面對復甦過程中強勁的需求,廠商也開始不斷拉貨,推升大宗商品、基本金屬、化工品等價格,帶動整體景氣熱絡。
國發會於上月底公布的景氣綜合判斷分數上升到40分,景氣燈號出現久違的紅燈,同時領先指標也攀揚,反映台灣經濟持續走強。此外,三月份公布的出口金額再創新高,單月來到358.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7.1%,優於市場預期,反映全球經濟加速復甦以及科技類產品需求增加,由於市場缺料、缺貨消息頻傳,需求端搶補庫存,推升原物料價格,廠商也開始調高報價,短期內上述狀況仍會持續。
台灣三月躉售物價指數(WTI)年增率4.36%,創二○一八年十月以來新高,主要是因為金屬原物料及化工原物料價格大幅上揚所致,惟三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1.26%,低於上個月的1.4%,也低於Bloomberg的共識預期,代表生產原料的價格上漲目前並未傳導到消費終端。
展望未來,半導體、5G、綠能等產業的投資增加,可長線布局,短期內由於礦產品、基本金屬、化工製品等基礎原料需求相當強勁,報價不斷調升,依照價格傳導機制,可預期終端消費品價格會緩步上揚,帶動廠商獲利提高,上半年傳產股基本面表現都會非常亮眼,景氣循環股可鎖定鋼鐵、橡膠、造紙等產業進行短線甚至波段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