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專欄,我們談過很多資產配置的優越性,但是,資產配置應該如何執行?實際上該如何操作?這是讀者接下來最感好奇的問題。考慮每一項資產投資,除了了解它的投資報酬率外,並需了解它的風險。最基本的風險有兩種,一為波動風險,這可以看該資產本身的風險程度;另一個為資產彼此間的連動風險,比如說,如果大盤不好,可能所有股票都不好,大型股、科技股、小型股都會受到影響,這就是連動風險。像房地產與股市的連動性不高,所以,在股市跌的時候,很多人就會把資金投到房地產的投資裡。
#@1@#再來就是實際的執行步驟了。跟所有計畫的執行一樣,都有四大步驟:設定目標、擬定策略、確實執行、追蹤調整。首先,先設定你的投資目標。談到投資,我常參考一個「七二法則」來設定目標,簡單說「七二法則」的意思是,如果預計每年有10%的報酬率,7.2年之後,若用複利計算,原來投資的本金就會成長為2倍。同樣的,如果預計每年有20%的報酬率,3.6年之後,若用複利計算,原來投資的本金就會成長為2倍。你可以設定你的目標,你希望5年後,資金成長1倍?還是7年後成長1倍?還是希望更快?你可以在心裡先給自己一個目標。第二,針對這樣的目標,要思考一下你的投資策略。比如說,要選擇投資哪些資產以達到目標?投資資產配置的比例應該如何?你希望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資產配置的組合能盡量降低投資波動風險及連動風險。
#@1@#舉例來說,如果你在1972年投資1美元,在不同的資產上,如美國股票、歐亞股票、房地產、期貨、投資組合(以上四種資產各投資1/4美元),分別在1998年與2002年的投資報酬如何?(見圖一)我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結果,投資組合的報酬率在1998年,與單一投資美國股票,投資報酬率相差有限。到2002年,經歷經濟泡沫的衝擊,資金轉向、房地產、期貨的投資,使投資組合的報酬較單一投資美國股票高許多,這說明,好的資產配置投資,不但能降低投資風險也能提高投資報酬率。最後,如何執行?是要自己直接操作,還是要交給基金管理人幫你操作?就我所知,很多基金操盤人幾乎每2年就會換人,換來換去,怎麼追蹤他們的操作績效?又怎麼保證未來的操作績效呢?投資結果往往是反應對未來預測的差異。就此而言,我個人一向認為,觀察總體經濟絕對比觀察單一公司容易。判斷總經的未來成長性及趨勢,也比個股容易。因為總體經濟觀察的是匯率、進出口金額、經濟成長率、國民所得、股市整體的本益比、失業率等數據,是整個經濟體中每一個別單位共同運作的結果,其預測較有一致性,不會因為單一企業經營的失誤,而產生劇烈波動的風險。在這裡,我想提一個對投資人來說,可能是最簡單的投資工具。就是股票型指數基金 (ETF)。對投資人而言,投資ETF具以下幾個優點:一、只要投資相關市場或行業的指數基金,即有投資本國、外國或行業的機會;二、ETF是同時投資於不同的證券組合,投資相當多元化;三、投資緊貼市場及產業走勢,基金所涉及的指數或證券具有高度透明性;四、透過經紀商即可隨時買賣,以便調整投資策略;五、投資組合不常更動,管理費用及交易費用相對較低等等。因此,ETF在美國推行後,成為過去10年來,成長最快速的指數基金。且基本投資的金額門檻也比較小,方便一般人參與。理論上,我們可僅買一股,但在實際操作上,因為牽涉最低交易費的問題,故不建議僅買一股。一旦做出投資組合,建議可以每個月或每3個月調整一次。調整的判斷,可以根據每天的報章消息,即使需要天天做功課,但仍比研究個股的風險低。趨勢不會大反轉,仍比個股容易執行。
#@1@#最後,我用舉實例的方式,來說明一下操作實務。根據投資目標及對該市場的趨勢的判斷與風險的承受度,我選擇了6個不同的投資項目,按10%到30%不同的比率配置,根據過去一年的投資報酬率來看,此投資組合可以得到23.25%的報酬率。(見表二)。 如果投資人不知道該如何把手上的資金,在不同資產上,按不同比率配置,那麼,投資人乾脆就直接均分在不同的資產上。例如,你現在準備在5種資產上,分配你的投資金額,你若不知道比例該如何配置,每一個資產就配置1/5金額即可。最後,我想特別提醒的是,雖然這可以說是一種「懶人投資組合法」,但是,每天花3到5分鐘,研讀總體經濟的數據與資訊,這個動作還是不能少,只要不miss掉大趨勢,你的投資組合都不會有大風險。而且,既然投資了金錢下去,每天關心一下投資報酬率,也是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