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常常被教導要用功研讀資訊,認真一點的投資人,也願意在每天繁忙的行程表中撥出時間,注意一大堆的產業、財經新聞。但是,如果只看到新聞,而不懂得研判新聞資訊背後的關聯,或是缺少一個研判投資的模型,再多的資訊與財務報表,也都只是見樹不見林。除了搞得投資人自己精神非常焦慮之外,能得出有價值的投資分析,非常有限。我想分享一個我常常用來作為投資判斷的模型,並參考最近報章出現的3則訊息,實際說明我如何透過這個模型,來解讀這些新聞訊息,並做出自己的投資判斷。
#@1@#第1則新聞,美商戴爾電腦將增加今年對台灣的採購金額,達125億美元,高於去年的100億美元。第2則,戴爾砍價NB組裝廠,毛利再壓縮,上游零組件業也受波及。第3則,接連幾家軟體、系統整合公司如飛雅、得捷及漢康被主管機關打入全額交割股。前者說明了台灣的電腦硬體製造能力,繼續扮演著全球領先地位,但因為產品已進入成熟期,如果沒有一定的規模,便很難生存;後者,卻讓人興起一個疑問,為什麼台灣的軟體業,或資訊服務業,卻無法與硬體業在全球競爭賽局中被相提並論?可以這樣說,台灣的硬體業和軟體業,站在其產業的不同定位上,且其所具備的能力也不相同。所以最終導致硬體一直欣欣向榮,軟體業卻節節敗退。在這裡,我想先介紹,產品的市場生命周期與主要競爭能力的關係。就一個產品的生命周期來看,可分成幾個階段,這幾個階段所需的競爭力也不相同:第一階段,初期市場,在這階段,業者需要的競爭力包括新市場的創新、產品或服務的定位;第二階段,龍捲風市場,產品被消費者接受,開始進入量產,業者需要系統、流程設計的能力,品牌建立的能力;第三階段,產品進入主流市場,這時消費者幾乎人人都有需求,已是非常大量,業者需要品牌管理的能力,產品持續創新的能力、全球通路管理的能力、在地化、具專業深度的差異化或低價量大的創新(見圖)。了解這個產品市場周期所需相應的能力之後,我們再來分析台灣硬體業與軟體業的市場位置。眾所周知,台灣的高科技業一向是代工業務,不管是組裝、IC設計代工,都不脫代工業務的範疇。當台灣高科技有能力接國際大廠的代工訂單,通常都是因美、日的高科技業者,在把持產品在高利潤的初期市場一段時間後,當該產品要再進一步拓展市場,就進入大量量產階段,就把他們視為低階產品的製造生產釋出給代工廠商,而台灣因為對生產製程的控管能力強、人工成本相對偏低、反應彈性快速而勝出,成為全球電腦產業的代工生產重鎮。但當產品進入主流成熟市場後,下訂單給他們的品牌客戶毛利降低,能夠生存的代工廠,必須擁有較大的生產規模,以便降低生產成本,及全球運籌、財務管理的能力。在這樣的經營模式(B2B)裡,國際大廠負責產品定位及行銷,代工廠無須擔負開發產品或定義產品的風險。
#@1@#台灣的軟體業,在全球的軟體產業發展位置就跟硬體業不同,我們也發現軟體業在B2C與B2B可能的4個市場中,競爭能力都遇到嚴峻的挑戰。第一個市場,在BtoC的早期市場,在這階段,業者需要新市場的創新能力、產品與服務的定位能力,但由於缺乏人才,台灣業者在這方面多以失敗收場。趨勢科技是少數例外,它應用創新的商業模式(防毒技術當時不算創新,但利用與電腦搭售,是重要的創新),並及時切入日本市場策略成功,在市場勝出並隨市場成長,獲得更多國際人才。第二個市場,在B2C的主流市場,在這階段,挑戰者除非能以低價但量大的方式或具專業深度競爭優勢的差異化競爭策略,否則根本無法生存。然而,要大量生產,架構與流程設計的能力亦非常重要,才能夠做出市場規模。我們的業者在這方面的能力,亦往往不成熟。採取的策略常在低價、量小的領域競爭,也因為利潤低,無法聘用好的人才,因此也就難以繼續生存。第三個市場,在B2B的龍捲風市場,在這階段,國際大廠開始尋求外包廠商,除非台灣業者擁有其他獨特能力,否則在溝通語言上,很難與印度競爭。舉個例子,近來,國際性大型遊戲開發公司已逐步將美術等後製階段,委外給其他業者代工,或尋求策略性的共同開發夥伴,台灣專業遊戲開發商昱泉國際則因其優異的繪圖設計能力,接單滿滿,訂單已排到2007年。繪圖設計的環境,需要一個較高的生活品質及開放的社會,這方面我們目前與印度、中國相較,確實有幾分勝出,而受到一些大廠青睞。第四個市場,在B2B的主流市場,在這階段,業者特別需要提供低價的服務,需要建立在整個業者的所有流程與結構中,這方面我們就競爭不過中國與印度。事實上,也是基於同樣原因,目前中國的外包業務,已經讓印度開始感到威脅。根據《經濟學人》報導,雖然印度目前仍是最大的軟體業外包中心,但因部分工程師薪水開始提升,加上中國員工或許創造力不足,但多數熟練電腦及數學,訓練後甚至比印度人還能勝任枯燥工作。因此,中國人將搶走印度人的軟體外包飯碗。但台灣人即使建立兩岸分工機制,也不容易勝出。
#@1@#總結,以上比較硬體、軟體業的競爭能力後,我最大的感觸就是,很多軟體技術擁有者(其他服務行業也類似),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以為自己有能力生產,跟市面上類似的產品,只要低價、只要本土化就可以掌握到市場,但事實上,在一個進入主流的市場裡,除非做到低價量大,或靠其深度的專業的利基服務,否則很難長期競爭。當台灣電腦硬體業在B2B模式下,跟著世界大廠吃香喝辣的時候,軟體業在各個潛在的市場,都未發展出成熟的競爭力,以至於衝不出獲利,也吸引不了優秀人才,在惡性循環下,多數企業總是不得善終。以上,是我常用來分析一家公司是否值得投資的思考模型,若投資人能善加利用,我想,投資人不必常為五花八門的資訊,搞得六神無主;也不需聽股市名嘴,那些只是自圓其說的推薦個股,投資人自己就可冷靜判斷,當你有個獨立的投資策略,就可能成為那些少數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