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iPod創造了風潮;那麼,它亮眼的白色外殼,絕對是鼓動這股風潮的要角。而誰是iPod風光下的幕後英雄?正是可成科技。可成科技是鋁鎂合金外殼製造廠,它所持有的壓鑄成型技術純熟,良率已達9成以上;就連鴻準的郭台銘、華孚的王天來等大老闆都嘖嘖稱奇,不得不甘拜下風。今年首季,可成更以稅後盈餘(EPS)創下12.9元,寫下歷史新高。現在,再將時間拉回到1996年的夏天。陞泰創辦人黃俊儒帶著資本額500萬元,連同四名員工,開啟了閉路電視監控系統(CCTV,Close Circuit Television)事業。創業10年來,除了一開始的前兩年,每股稅後盈餘未達10元外,其餘8年的EPS都超過10元;2000年更創下EPS19.1元的歷史新高紀錄;去年,陞泰的獲利成績達13.86元,即使是電子5哥也瞠乎其後。位在台中鄉下幼獅工業區內,也藏著一家鑽石級的企業──高僑自動化。高僑從早期的鐵工廠,到食品加工業,2000年時,轉型成為台灣第一大TFTLCD物流設備產業,客戶包括友達、奇美等五大面板廠;高僑靠著比同業更細小的印刷電路板(PCB)微型鑽頭,寫下首季營收新台幣5.28億元,每股稅後盈餘2.32元的佳績。
#@1@#趨勢大師約翰.奈思比(John Naisbitt)曾指出,當前的經濟趨勢以全球化為主要的趨勢,而「小而美、小而強」則是未來的趨勢。可成、陞泰和高僑都是資本額30億以下的小企業。其中,高僑的資本額更只有5.81億,約為台塑的千分之一,但獲利能力卻是台塑的2倍。當鎂光燈聚在宏達電、台塑等大企業時,這一群「小而美」的企業,默默地大賺其錢,成了鑽石級的企業。早在三月底《理財周刊》製作〈市值排名進步最快100大〉調查中,即發現台股中市值排名進步最快的前100名企業,不是法人口中琅琅上口的宏達電、台塑等知名企業;而是一些小股本公司,它們的市值是以跳躍式成長,短短一年間,翻升2~6倍。這些「小而美」的企業能夠脫穎而出的關鍵在於:產業落點正確,再加上掌握利基型技術,使他們躍升為「小而專」且「小而強」的獲利好手。舉例來說,像是切入當紅LCD產業設備生產的尖點、高僑;做到第一大的鎂鋁合金機殼大廠-可成;在不受重視的工業電腦領域中,卻還是能跑出伍豐、振樺,因受惠於博弈機台換機潮,而成為當紅炸子雞:類比IC產業更養出了股王候選人-致新和立錡;陞泰科技和奇偶科技,都以不到千萬元的資本額創立,現在,卻已在數位監控市場,暗自稱王,連續三年的EPS雙雙衝破10元。數字說明一切。根據財報顯示,上述9家企業不僅連續3年表現良好,EPS上看5元,同時一年的表現比一年還好。其中,獲利成長率最高的就是類比IC設計股王──致新科技,成長率高達192.5%。致新科技的法寶是電源管理IC,這一顆IC被聯發科指定搭配手機晶片,因而一炮而紅。
#@1@#致新與聯發科緊密的客戶關係,凸顯致新的研發功力。吳錦川表示,聯發科在開發手機晶片階段找了很多家類比IC設計公司,搭配開發電源管理晶片,致新是其中之一;原本,預期聯發科應該至少會挑選兩家公司一起合作;沒想到,最後,只有致新開發成功,其他同業竟然都失敗;於是,致新成為聯發科的單一供應廠商。一般人總認為,獨門生意應該很吃香,但是,吳錦川卻不這麼認為。他說:「要多不能少給、要少也不能馬虎」;尤其,聯發科有聯電支持,晶圓產能可無限供應,致新只是一家資本額2.88億元的小公司,景氣好、產能吃緊時,不一定有足夠產能滿足聯發科的需求;所以,可預見的將來,聯發科勢必將自行研發電源管理IC。吳錦川認為,儘管出貨給聯發科的產品量會逐漸減少;但是,致新透過聯發科的手機平台,獲得不少手機廠商認證,這才是值得慶幸的成功經驗;未來,致新會再複製類似的成功經驗,再創造山如聯發科一般的大客戶,讓明年比今年更賺錢。「我們已走在正確的道路上,若再做不好,就要怪我們自己不爭氣了。」吳錦川說。雖說電源管理IC僅居於手機晶片的配角地位;但它卻是帶動致新今年營運大幅成長的主力;今年致新前4月累計營收4.62億元,已達去年全年營收8.3億元的5成以上。不論致新、高僑、可成,還是陞泰,若與宏達電、台塑相較,股本顯然小得可憐;但這些鑽石級的企業是台灣生命力的表現;它們也說明了企業表現的優劣不只比規模,也比靈活度;這些「小而美」的企業,站對了利基位置,使自己成為藍海中「小而強」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