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於印度經濟成長狀況不錯,印度再度成為全球經濟圈的話題;台灣因為部分廠商積極在印度投資,投資印度也似乎成了一門顯學。問題是,印度經濟真的一片大好嗎?印度真的會在公元2005年成為僅次於中、美的全球第3大經濟體嗎?2003年10月,夙負盛名的高盛證券(Goldman Sachs)的2位分析師發表了一篇編號99號的全球經濟報告,將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等4個國家並列,簡稱BRICs,並宣稱到了2025年,4個國家的GDP總和將約達目前的六大工業國(G6)GDP總和的一半,且在40年之內超越目前的G6,到2050年G6只剩下日本、美國,其他4個名額將全被BRICs取代。台灣的主流商業媒體還因此為BRICs取了「金磚四國」的封號。老實說,這份的報告出產背景及分析方法,是十分可疑的。從背景來說,金磚四國之中除了中國以外,都是國際間債台高築的國家,而一些專門發第三世界災難財的金融機構,長期以來也一直希望主要先進國家代為處理原來的債務,然後再借更多錢給這些國家;這些禿鷹金融機構以世界銀行為首,而高盛恐怕也是重要利益團體的一分子。這些背景,讓此份報告的產出動機令人狐疑;報告的立論方式,也讓人有種「先有答案再找證據」的感覺,讓這份報告的製作動機更令人費解。
#@1@#基本上,當論及一個國家或區域的總體經濟發展時,政治及社會因素是不可被忽略的;但是,政治及社會的變動卻正是意外最多、最不可被預估的。因此,任何超過3年以上的經濟預測,其準確性必然逐年大幅遞減;何況一個50年的經濟預測?BRICs其實就是第三世界國家中人口及土地面積較大的4個國家,這4國近年來國內的政治相對於其他第三世界國家穩定,而恰巧近年來的經濟成長也都不錯。因此,高盛用絕對化的數值去套一個簡單的模型,問題是,經濟發展會牽動政治、社會變遷,經濟發展蓄積到一定程度時,必然會讓政治及社會變遷達到一定程度的混亂而需要調整;在經濟上就會出現景氣循環,在政治及社會上就會出現動盪。一個發展中的經濟體能否持續成長,端看其經濟、政治及社會在調整過程中順不順暢。過去,曾經有過許多國家例如菲律賓、阿根廷、巴西、智利,這些國家皆曾有過不錯的經濟發展,但最後都過不了調整的關卡,至今都還停留在第三世界,高盛憑什麼推斷BRICs4個國家未來數十年間不會有政治、社會動盪的問題?開發中國家經濟一旦穩定成長,一般都會有極高的經濟成長率,以巴西來說吧,巴西並不是這幾年才在談起飛,也不是近20年台灣電腦業者搶進中南美洲時才有人說它是新經濟奇蹟;事實上,早在數十年前它就是南美洲ABC三強之一,那時台灣經濟奇蹟都還不知道在哪裡咧!如果那時也來個「假定一切都很順利…」,也假定經濟成長率大致維持不變,恐怕當時也可以「推算」出今天巴西的經濟規模應該要比美國大上好幾倍。
#@1@#高盛這份報告的分析基礎明顯過於數據化、片面而不切實際,在國際間未必受到認真看待,但卻經常被一再引用、一再提及;在這4個國家中,市場一般都認為俄羅斯、巴西可能是空心磚,中國的經濟發展早已經很明顯,重點是,許多經濟分析都指出,印度很可能不是空心磚,而是下一個中國。所以,只要提及印度的發展,高盛的報告就被一提再提。更明確地說,印度的崛起,焦點在於軟體工業及外包服務業。自從2000年網路泡沫經濟大崩盤而引發全球經濟不景氣起,美國市場就掀起了一波新的企業經營體質調整,其中較重要的,就是大型企業將企業內不擅長、缺乏效率的營運業務,委託給外部專業而有效率的企業代為處理,也就是俗稱的企業委外服務。這中間,重要的項目乃是資訊服務、軟體開發、Call-Center客戶服務、會計記帳、翻譯等等;這些委外項目,印度大多具有優勢,也因此,美國企業及政府在2002年至2004年間將這類工作大規模委託給成本便宜的第三世界國家處理,而印度便成為最大的受惠國之一。但在2005年,許多委外服務陸續出現狀況,美國企業服務委外的邏輯也進行了調整,一般而言,可委外服務的項目,必須加入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考量,例如,有一部分的客戶服務其實是某些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完整的一環,外包到第三世界國家而降低了服務品質將有害於這類企業的市場競爭。所以,2005年美國企業委外風潮不再那麼地熱絡。不過,由於印度軟體工業及外包服務業的群聚效應已經十分顯著,2005年迄今,印度軟體及服務業仍然有值得贊歎的表現。問題是這兩個項目的表現,是否真能持續帶動印度整體經濟繼續長期推升呢?基本上,由於過去英國長期的殖民統治,印度就和中國的上海一樣,對西方人而言的確是個開放、熟悉而較無障礙的地區。然而,印度文化是極度相信靈魂輪迴的,而且鼓勵人們注重來生及靈魂的昇華而忍耐今生種種的苦難。所以,在發展經濟上,有3個短期間內難以解決的文化瓶頸:1、社會階級分明;2、苦行文化;3、貧窮及過於擁擠集中的人口,導致衛生及國民健康問題嚴重。這3個問題,會讓印度在發展工業上極難提供充足而有效率的勞力,也讓投資環境充滿不確定及各種危機。
#@1@#苦行文化認為受苦受難及貧窮才是崇高的、不同階級的族群要認清本分不可踰越;這些文化理念本來就極不利於追求功利的市場經濟。而印度人口雖多,健康問題卻非常嚴重,舉凡愛滋病、肺結核等等潛在的危機更高得嚇人,也讓投資印度工業的潛在風險及成本難以預估;所以儘管人力充沛、失業率高,印度工業數十年來一直發達不起來,其來有自。這種文化,也因宗教理想實則很難實現,而在被統治與統治階層間產生許多表裡不一、兩極化的行為;更讓在西方或東南亞等其他國度追求生存及成功的印度人,和其本國文化有著重大的歧異,例如,從企業的經營而言,外國企業對印度員工的刻板印象是優秀、聰明,但心術未必端正。於是,印度的精英階層的真實狀況是極其複雜而詭異的,需要較高素質人力的軟體工業及外包服務業之所以在印度一枝獨秀,也多少和這樣子的環境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相反地,要在印度其他產業複製軟體及服務業成功的經驗,其難度也是相當高的;尤其是製造業。換句話說,中國賴以傾銷全球的勞力密集或低廉成本的工業,在印度極可能還是不太具有競爭力,而且可能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突發狀況。印度未來的經濟發展儘管見仁見智,但絕不會像高盛的99號報告所宣稱般地一帆風順。真正能掌握其未來的文化調整與陣痛的,還是印度人自己,而有可能參與這一段過程的外國人,應該是美國及英國人,不是台商。不熟悉印度文化的台灣企業在盲目蜂擁地前進印度之前,最好多觀察一下︰停、看、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