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美國道瓊工業指數突破12000點大關,最高還曾來到12049點,創下近10年來最高點紀錄。事實上,不僅道瓊工業指數表現搶眼,就連以中型傳產股為成分股的標準普爾500指數(S&P 500),也自今年下半年以來一路揚升,指數自1230點拉升到目前1368點位置,不僅是5年來波段高點,市場亦預期S&P 500指數將向2000年來1500點高點叩關。
#@1@#反觀科技類股的那斯達克指數(NASDAQ)與費城半導體指數,雖然今年下半年以來表現相當不錯,最大漲幅分別也有11%與23%優秀表現;但是,目前指數與2000年歷史高點相較,目前恐怕只是在半山腰不到的位置,與道瓊或S&P 500指數挑戰歷史新高相較,氣勢上仍然遠遜一籌。
#@1@#另外,再看基本金屬報價,目前銅價雖在每公噸7,600美元價位橫盤,但也是處於3年來高水準,而鎳價則來到每公噸31,675美元高點,創下歷史新高報價水準;其他像鋁、鉛、鋅等基本工業用金屬,報價亦在近3年高檔水準,就連散裝航運波羅的海指數亦從今年2月2087點低點一路走升到目前約4000點高點。追究原物料報價居高不下,或是傳統產業近年景氣持續走揚,其中最重要關鍵就如同「投資冒險家」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所預測,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市場崛起,將造成全球各種天然資源與原物料市場新一波需求;目前,原油價格雖然出現回跌,但羅傑斯亦大膽預估,在不久的將來,原油報價將會上看每桶100美元的高價。從主要塑化或金屬等原物料報價來看,就不難看出傳統產業景氣正熱,誰握有關鍵原物料,誰就成為市場最大贏家,而既然最具成長動能市場在中國,那同時具有原物料色彩與中概色彩的企業,就將會是21世紀初期最具成長潛力的企業。
#@1@#這樣的趨勢,似乎也自美國延燒至台灣,同時也反映於外資在台股投資組合與操作策略之上。若是追蹤外資今年以來在台股布局,除了因為併購或資產題材持續加碼金融類股外,實際上,外資在同時具有原物料與中概題材的個股著墨也頗深,其中最具代表性者,就非水泥類股不可,而一哥與二哥的台泥、亞泥又可堪稱為經典之作。台泥今年獲利狀況雖不若去年,但經過去年大筆償還負債以來,財務體質已明顯改善;座落於台灣和平水泥專區,除了有和平水泥廠外,尚有和平港與和平電廠,其規模足以與台塑六輕相比擬;目前,和平水泥廠年產能1,075萬公噸,亦讓台泥穩坐國內水泥業龍頭。除了和平水泥專區外,近年台泥亦積極前往大陸布局,在福建、安徽、兩廣都設有生產基地。亞泥在台灣生產規模雖不若台泥,但在大陸生產布局,卻可堪稱為國內第一;從四川、武漢、南昌,至上海,生產據點遍布整個長江流域,並且持續擴充中,今年上半年認列大陸損益雖僅有1億餘元,但仍優於去年同期7千萬元。無論台泥或是亞泥,都是今年以來外資逐季買超個股;在外資買盤加持下,台泥股價從年初23元漲到目前27.2元,其中還經過一次除權,而亞泥更是從18.5元漲到28元(中間也經過一次除權)。從目前水泥報價持續走揚,加上外資買超態勢不變,散戶籌碼又被持續洗出來看,台泥、亞泥股價應還有相當想像空間。除了水泥類股外,塑化類股亦是外資青睞標的,其中又以王永慶所領軍的台塑石化為首要標的。台塑石化擁有六輕優勢,堪稱為台塑集團供應錬源頭,雖然在今年第1季遭到外資調節,股價表現因而受到壓抑,但在第2季外資買盤回流後,股價從60元拉到65元,中間亦包含了4.7元現金股利與0.3元股票股利,若當初跟著外資一同以60元價位買入台塑石化,不到半年時間,投資報酬率可接近20%。除了台塑化外,生產聚丙烯(PP)的福聚與生產乙烯與苯乙烯的國喬亦是外資今年以來逐季加碼的塑化股,若在今年初跟著外資一同加碼,亦可得到超過40%投資報酬率。
#@1@#除了中概與原物料題材外,今年年底市場炒得最沸沸湯湯的題材,除了第4季傳統旺季到來外,就非微軟所推出作業平檯VISTA所帶動換機需求,也因此讓投資人對於第4季電子類股行情充滿期待。不過,從外資投入台股與買賣超動態來觀察,在歷經6、7月連2個月調節動作,並將資金匯出台灣後,自8月以來,外資重新回流台股,並且呈現連3個月買超;其中,加碼重點又集中在晶圓雙雄等權值股來看,第4季台股傳統旺季行情確實可以期待;但從外資10月調節仁寶、華碩、緯創、英業達等主要筆記型電腦生產廠商來看,眾所期待的VISTA效應恐怕得再等等。從今年以來外資持續逐季買超,且在第3季以來也逐月加碼的電子族群來看,保守穩健的封測股矽品與超豐,確實是外資的最愛;另外,隨著治安情況的惡化,安全監控產業奇偶,以及保全產業的新光保與中興保全亦是外資持續鎖定目標,雖然不是熱門股,但仍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