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議、抗議」、「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年終加碼」、「老闆賺錢,員工過好年」……,上千位勞工包圍著台塑集團大樓,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拜早年要紅包。過去的十年,台塑員工連續在舊曆年前上演著「不給糖就搗亂」的老戲碼,追究其原因乃在人情考量至上,台塑集團採取不論個人和各子公司績效的齊頭式年終獎金制度。以往,不論員工如何抗爭,董事長王永慶怕先例一開,後患無窮,因而不願輕易改變。2000年,台塑集團獲利成長近50%,年終獎金的發放卻一如往常,在工會員工北上抗議,王永慶聊表心意,自掏腰包,加送矽膠枕頭。之後,抗爭員工有時統一獲得多一萬元的紅包、有時加領1個月或1個半月的年終獎金不等,年年爭論不斷。
#@1@#台塑集團在不管各子公司賺不賺錢,勞工績效如何,認為員工都應有穩定的年終獎金好過年,這樣的制度行之有年,持續有52年之久,雖然能維持公司穩定,但這齊頭式年終獎金卻不是真平等,更與事事講績效、重數字的集團董事長王永慶格格不入。台塑集團超過50家的子公司,有的虧損,有的賺錢,虧損的公司卻與賺錢的公司領一樣的年終獎金,不只造成集團內賺錢企業的不滿,更拉開與同業間年終獎金的差別待遇,使得台塑員工,不論經濟景氣和公司獲利好壞,都要走上街頭,搖旗吶喊,為年終獎金抗爭。雖然說台塑對年終獎金不以績效論,但台塑的薪資與獎金制度,早已績效導向,每月薪水的1/4為績效獎金,視員工出勤、假日輪班、生產效率等決定績效,且績效占薪水比例逐年提高,同一職等員工,薪水差距甚至有高達1/3。至於主管的特別獎勵金,完全依績效做實際發放,績效好的甚至全拿,績效不好者甚至領不到特別獎勵金。為了終止員工為年終獎金所產生的抗爭和遊行,台塑集團自2006年起依各子公司經營成效,決定年終獎金高低,以求一勞永逸,徹底解決工會抗爭的壓力。在台灣,不論本土或外商企業都有類似齊頭式年終獎金的問題,美其名為年終獎金,實為年薪的一部分,即人事成本的支出,如此常未根據員工表現和部門績效做獎金發放,容易養成員工有怠惰的大鍋飯心態。
#@1@#利潤先生建議企業應儘早實施績效考核制度,所有的報酬、加薪、升遷、獎勵與讚美,都厲行「重表現,不論年資、不涉人緣、不談世故」。此外,賞罰需分明(蘿葡與棍子並重),獎賞程度上的差別,需因人員的工作表現有顯著的不同,當然你必須讓員工清楚知道他的績效表現和公司對他的期待,即「心談」。我們向來鄉愿,不喜歡當壞人。有時甚至對那些獲得獎賞較少的人不好意思。如此搞到最後人人有獎,表現最好與最壞的只差了幾千元,有獎賞卻比沒有賞糟,失去獎賞美意。有些經理階層更是樂當個散財童子,拿企業的錢,猛做好人與個人公關。真不知若他給的是自己的口袋錢,是不是給得如此慷慨和不好意思呢?想想:你是要表現好的人謝謝你的知遇之恩,更加努力表現?還是讓他們看輕你的領導,另謀高就?做人比做事重要是我們常聽到的謬論,企業要的應是績效而非逢迎奉承。採取斷然的差異性措施,根據員工表現升遷、加薪,甚或解雇,你將驚奇發現員工的精神集中,績效上揚。在你的企業裡,是否曾開除過人,如果答案是:沒有。試著把企業1/10的白領階級的人裁撤掉,逐步到1/4,你會發覺這種措施並不會影響到你的生產力。分析其原因,你不難發現有許多工作是沒有必要的,而且有些非做不可的工作卻是相當沒有效率。我想大部分的人應該會同意我的說法,特別是在公家機關,就像是立法委員減半,不只省下納稅人的血汗錢,更提升了效率。最後,請捫心自問,你是否真的實踐績效主義呢?重結果,而非過程,「沒功勞,也有苦勞」只是失敗者的藉口吧!(本專欄作者現為中華毅業總裁暨ERA毅業國際顧問組織亞洲區負責人,中華成本管控學會理事長;www.expense-reduction.net、era@era-t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