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台灣金控下的產險公司,通常都是體系下資本最小的,金控在分佈資本配置時,會往銀行、壽險配,並不會往產險,弱化了產險業的發展,也是這些年產險無法大幅成長的隱因之一,就在於資本不夠強大。
保險,就字面上說文解字,就是保一個風險,也就是透過「保障」彌補「風險」所造成的損失。在法律和經濟學意義上,是風險管理方式,主要用於經濟損失的風險。眾所週知,保險又分壽險跟產險,壽險公司主要是販售與「人」有關的險種,產險公司是以各種財產或責任為保險標的,主要目的是補償投保人、被保險人的經濟損失。
產險業保費收入連十二年成長
疫情期間熱賣的防疫保單,就是產險。產險是每遇到災難、社會動盪時,社會的安定力量,再加上「紓困」,就是金融服務業在非常時期安定民心很重要的工具。
但台灣產險業的規模相對較小,總計不過二十二家,包括在金控下的產險有五家,非屬金控獨立上市的有五家,具外商背景包括合資者有十家,以及非屬金控、非屬外商但卻歷史悠久的有兩家。
雖然家數不多,但近年業績表現亮眼,二○二○年保費收入達一千八百多億元,今年有機會挑戰二千億元,創下連續十二年成長的新紀錄。
產險裡面以車險占比最高,達5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前兩年工程險明顯成長,二○一九年比二○一八年增加53.48%,二○二○年也比二○一九年增加了6.2%,主要原因是公共建設、離岸風電、半導體設備廠成長帶動需求。除此之外,也有新的個人險異軍突起,例如手機保固險,加上核保理賠AI化,創新的營運方式也帶動保費一路成長。
不只保費成長,獲利也是一樣。四大金控旗下產險二○二○年總獲利創下新高,其中富邦產險二○二○年每股稅後盈餘近十八元,表現最好。
產險獲利成長代表保費收入增加、理賠平穩,費用也控制得宜,若從產險業未來發展來看,必須關注「自留比」這一個數字。
核保利潤增加 自留比有提升空間
自留比水準高低可以反映保險公司自身的承保能量,以及反映保險業經營的績效,自留比也是保險業經營的指標績效之一。就個別保險業者來說,自留比偏低,就會淪為類似再保經紀人的角色。
台灣產險業近年自留比大概都是在70%左右,是有提升空間的。也就是說,這幾年保費成長、理賠費用控制得宜,造就核保利潤增加,可以利用這難得的好機會,提升自留比,增加風險控管能力。
搭配自留比增加,資本要隨之提高,但檢視台灣金控下的產險公司,通常都是體系下資本最小的,金控在分佈資本配置時,會往銀行、壽險配,並不會往產險,弱化了產險業的發展,也是這些年產險無法大幅成長的隱因之一,就在於資本不夠強大。
談到資本,有一個數字必須同時來看,那就是RBC(資本適足率),RBC是保險公司反映其所承擔的風險及考量其規模下,所需最低資本額的計算方法之一。從最新數字來看,台灣產險公司的RBC平均都在500%左右,其實200%就已足夠,對照之下,是有空間可投資在風險高的產品上,若太瞻前顧後,就沒辦法同時健全成長。
適度調降RBC 增加風險管理能力
產險業一直以來就是困在資本小、自留比低、RBC高的三角裡。自留比低、RBC高,代表有條件提高風險管理能力。但規模小、資本不夠,在RBC高、安全的情況下,可適度調降RBC,增加風險管理能力。從產業發展的角度切入,產險業扮演的社會安全角色有其重要性,可再增加資本,擴大其影響力。
要保護台灣安全,風險管理能力要更強大,以現在保費增加的趨勢來看,代表民眾已有風險意識,產業端也該適時因應調整,健全產險業發展,從小而美,走向大而威,現在就是最好時機。
圖/i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