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新機轉抗心絞痛藥物引入台灣,安全性相當高,是心絞痛患者的新選擇!萬芳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林永國醫師表示,過去治療狹心症(心絞痛)雖然傳統藥物效果不錯,但心臟疾病患者若有禁忌症,有使用限制時,或現有藥物無法改善時,搭配新機轉抗心絞痛藥物,可加強其他藥物效果,臨床案例顯示它同時有額外好處,能降低心律不整發作、降血糖,對有共病的患者而言,副作用相較傳統藥物來得少,但切記於疫情期間仍要定時服藥,才能避免心血管疾病突發。
心絞痛不一定會痛 4症狀可初步辨別
林永國醫師表示,心絞痛不一定會痛,心臟沒有痛覺神經,不是真的痛感,只要胸腔出現不舒服的感覺,就是心絞痛發作,此是源於供應心臟血流的血管狹窄,導致心肌血流不足出現的症狀,也稱「狹心症」或「冠狀動脈疾病」。
典型症狀有(1)胸悶、喘、呼吸困難;(2)不適感隨神經傳至其他部位,視心臟缺血位置而定,出現肩膀痛、胃痛、下巴痛、牙齒痛等大範圍面積的不適。(3)症狀至少持續幾分鐘至數小時,若短至幾秒、長至好幾天則較不像狹心症。(4)越需心臟出力的活動,症狀越明顯。
「當心臟缺血太嚴重,可能併發心律不整和低血壓,有休克風險。」林永國醫師提醒,痛至冒冷汗,或休息仍無法緩解,硝酸甘油舌下使用也沒改善,應盡速送醫。
狹心症首要危險因子是年紀 評估、檢測項目多元
林永國醫師說明,狹心症主要的危險因子是年紀(女性>55歲,及更年期後之女性,男性>45歲),含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的三高患者、BMI大於24的肥胖者,另外,家族有心臟血管疾病的病史、抽菸,都是預防與檢測參考指標。
若有狹心症症狀,門診通常會先進行心電圖檢測,揪出有無心肌缺血變化 ,同時再根據症狀、病史、危險因子、慢性病用藥綜合安排其他檢測,包含心臟超音波、運動心電圖、核子醫學掃描、電腦斷層掃描、24小時心電圖等,全方位的評估才能確保心臟疾病健康。
針對狹心症治療,林永國醫師表示,原則是保持心臟血管暢通、維持心肌血流供應為主,因此,當患者狀況穩定時,會以藥物治療為主,常見藥物包含:抗血小板藥物,如阿斯匹靈,能避免血管阻塞;血管擴張藥物則包含:硝酸鹽類藥物、鈣離子阻斷劑、乙型受體阻斷劑,可以減緩心臟收縮、減輕心臟負荷。不過,一旦患者狀況不穩定,還要加上抗凝劑、血管擴張針劑,才能保持心臟血流足夠休息狀態下使用。
若是不穩定的緊急狀況,林永國醫師指出,則需介入治療,包含氣球擴張術、血管支架,甚或血管繞道手術以維持血流暢通。
林永國醫師提醒,上述傳統狹心症藥物效果良好,不過缺點在於使用較有限制。第一,所有藥物皆然,過於嚴重的狹窄無效。第二,副作用問題,硝酸鹽類藥物容易頭痛、血壓低;鈣離子阻斷劑、乙型受體阻斷劑除了降血壓,有些會影響心跳,心臟傳導有問題就無法用;此外,乙型受體阻斷劑則不能同時用於氣喘、慢性阻塞肺病患者,對於患有共病者較有侷限。
新機轉抗心絞痛藥物 有額外好處
針對新機轉抗心絞痛藥物,林永國醫師說明,雖然台灣才剛上市,但新機轉抗心絞痛藥物已在歐美上市10幾年,其臨床證實不論是單用或是併用治療皆可減少心絞痛發作頻率、提高生活品質且不影響心跳和血壓、改善胸痛、比較不會頭痛等副作用。透過抑制離子流,降低心臟收縮負擔,根據臨床試驗,對於傳統藥物無效、有禁忌症的患者,二線使用有助加強其他藥物的效果,不過應可單獨使用,期望在台灣累積更多經驗。
林永國醫師更提到,新式藥物還有額外好處,可減少心律不整發作,也能降血糖,雖然兩者都不是治療狹心症的主要目的,不過狹心症常合併心律不整,糖尿病則是狹心症的危險因子,「雖無法逆轉卻可延緩疾病病程,對於狹心症治療就算是成功。」另外,該藥沒有頭痛、低血壓、心跳過慢等副作用,是臨床理想的狹心症藥物。另外,針對微血管性心絞痛,傳統血管擴張藥物改善有限,新式藥物透過心肌收縮改善,對病情可能有幫助。
醫師分享,一名中老年婦女,具備狹心症多重危險因子,置放了支架,也使用傳統藥物、抗焦慮藥物,但卻無法改善症狀,仍每幾周跑回門診,直到新機轉抗心絞痛藥物引入台灣,使用後才終於改善症狀。
COVID-19疫情期間 醫:打疫苗、藥物勿中斷
最後,林永國醫師呼籲,現在處於COVID-19疫情期間,狹心症患者建議都可以打疫苗,雖然疫苗有風險,卻遠低於慢性病染疫後的重症風險;此外,觀察疫情期間,三成患者沒回診,呼籲勿停用狹心症、危險因子控制等藥物,小心心血管疾病突發風險增加,其致死風險並不遜於新冠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