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療新趨勢,穿戴裝置你不可不知!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進步及快速興起,大量醫療資訊被交流及分析運用,成為醫療大數據的基礎,同時導入了近年發展迅速的人工智慧,作為這項數據的歸納使用,在物聯網與人工智慧的結合後,即時移動性的穿戴醫療裝置應運而生,成為智慧醫療的核心概念。

穿戴裝置顧名思義即是可配戴在身上的裝置,像是手錶、手環、帽子、戒指、衣服、襪子、鞋墊、眼鏡,或是任何配戴在身上的小型的儀器偵測,都可是穿戴裝裝置的一環,其能偵測到生理數據包含體溫、心跳、呼吸、血氧、血壓、心電圖、睡眠、大腦腦波,及運動相關的數據收集,如計步、速度里程、卡路里消耗等,藉由即時的感知,及大量的資料比對分析後進行歸納並判讀做出反應,再做出最合適當下的處理及支援,透過智慧醫療,解決了目前醫療體系所面臨的許多困境。

穿戴裝置可以提升自主健康管理及醫療品質,尤其是現今高齡化及醫護人員缺乏,穿戴裝置的市場需求量大增,應用在遠距醫療及遠距照護,過去我們必須到醫院才能測得的生理數據,現在透過穿裝置即可隨時得知生理及健康狀況,達到預警的功能,協助醫生做更精準的診斷治療。

例如,綁在嬰兒的智慧腳環或智慧襪,可同時偵測嬰兒的心跳、體溫、睡眠姿勢睡眠情緒及壓力,以及室內的環境溫濕度,父母及醫療人員也可以隨時透過手機及螢幕得知嬰兒的健康及情緒狀況,可安在一旁做其他的事。

消費級VS醫療級

目前的穿戴裝置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消費型的穿戴裝置,可提供運動健康的相關數據,達到自主健康管理,最廣為人知的是智慧手錶、智慧手環,另一種是屬於醫療級的穿戴偵測,是把傳統醫療級的偵測儀器微小化及行動化,此類必須通國家級醫療認證,像是FDA或TFDA等,方可上市使用,研發及發展較為緩慢。

消費型的穿戴裝置一般市場通路可輕易取得,民眾可初步測得生理的相關數據,但由於裝置非通過醫療認證,準確性與否受到質疑。另外,生理數據的涉及個人隱私,資訊安全也是一大挑戰。

穿戴裝置收集的生理數據,加上AI人工智慧的巨量資料分析,將可擴大穿戴裝置的應用範疇,衍伸更多服務商機,如設計出針對使用者的客製化健康解決方案,提升個人保健效果,可望成為未來健康照護的議題。

遠距醫療發展關鍵

醫療級的穿戴裝置最先在美國發展,並用於照護及醫療多年,起因於高齡化及醫療人員缺乏,加上地理幅員廣大,民眾就醫不便,因此發展出遠距醫療及遠距照護,醫生透過視訊進行溝通看診,診斷時需要病患即時的生理數據,電子廠商嗅的商機,紛紛投入生理穿戴裝置的研發。

台灣的遠距醫療僅開放偏鄉、離島、急重症病患,目前因為疫情嚴峻,民眾不敢到醫院就診,特例開放視訊門診,即便疫情過後,台灣要發展遠距醫療仍是挑戰,美幅員廣大,住家距離醫院常是二、三百公里,遠距醫療有其必要性,反觀台灣地小人稠,診所數量比7-11還多,發展遠距醫療誘因相對較小。

醫生看診的習慣也是一大主因,美國遠距看診有保險給付,醫生仍會採納遠距監測的數據,台灣多數醫生不信任病患自行在家量測的生理數據,醫生會在醫院在自行量測一次,避免醫療疏失。

「穿戴裝置所量測的生理數據必須和醫院同等級,遠距醫療才有可能實現。」宇心生醫總經理張瑞中表示,業者推廣穿戴裝置,需要花時間與醫療人員慢慢建立信任關係,宇心剛開始推心電圖穿戴裝置時,曾受到醫生的質疑「真的嗎?在家量測的會比我們在醫院量測的準?」

台灣安麗莎董事長連炎認為,台灣醫護人員在生理監測的觀念還沒翻轉,用老方法做長照也可做的很好,當然沒有更新設備的意願;另一原因是醫療院所、照護機構經費不足,要發展遠距醫療的穿戴生理監測心有餘而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