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年夜飯啟發鄧師傅功夫菜商模轉型之路 

2021年2月疫情爆發,五月實施三級警戒,重創全台餐飲業,位於高雄的鄧師傅功夫菜卻能維持以往的銷量,靠著電商逆勢突圍,預估今年營收可達2.7億,比去年的2.6億元成長,是少數餐飲業者能在疫情中度過危機的商家。

鄧師傅二代接班人鄧至佑提到,年初察覺疫情比想像中嚴重,他火速在大年初二,召集公司內部成員討論應變措施,決定擴大電商行銷通路,彌補實體門市可能帶來的虧損。

鄧至佑說,疫情前,電商營收僅占4%,疫情爆發後,電商及通路整體銷量拉到15%,正好彌補門市所帶來的虧損,今年在會員分析的推波助瀾下,網路銷售成長近兩倍,整體營收可望超越去年。

一場年夜飯啟發商模轉型之路

鄧師傅為何能夠快速運用緊急應變措施扭轉虧損局面?歸因2000年的商模轉型,而這一切要從一場年夜飯開始說起。

當時,身為廚藝總監的鄧至廷跟父母親在福華飯店吃年夜飯,他發現很多家庭已經沒有做年菜的習慣,判斷年菜外賣是一個很大市場,隔年,他嘗試把店內幾個年菜變成冷凍商品外賣,讓客戶當天取貨,回家簡單加熱即可上桌變年菜,意外創造出好成績。

往後幾年,鄧至廷從拜拜需求的年菜,像是鹽水雞、燻墨魚、滷豬腳等三牲,開始向外延伸至五十、六十種菜色,採用真空保鮮在網路上銷售,都有基本客戶訂單回流。

事實上,一路走來也是經過一番的磨合過程,鄧至廷提到,弟弟鄧至佑過去曾在美國中式連鎖餐飲「熊貓快餐」工作,熟悉標準化流程,他認為公司若要成長,就必須標準化量產,這對講究經驗傳承的傳統菜色無疑是一項挑戰。

兩代間經過幾次溝通後,在二〇〇八年先成立中央廚房,鎖定十五種年菜標準化,請師傅把前置的配料及醃製做好,門市銷售只需複熱即可出餐,一來可減輕師傅做菜負擔,二來可穩定口味及品質。

鄧至佑坦言,當初成立中央廚房主要規劃提供門市能在短時間快速供餐,透過網路進行銷售只是附帶經營,沒想到疫情爆發後,網路訂單銷售量反而贏過實體店面,成為公司重要的營收來源。

與網紅、KOL合作嘗試直播多元通路

鄧師傅原本以門市及百貨賣場為主,去年三月到六月封城期間,實體門市無法運作,鄧至佑親自帶領團隊南征北討嘗試多元化通路,例如到家樂福、量販店、超商擺攤上演真人料理秀,藉此推銷自家的冷凍食品,然後跟網紅、KOL合作,透過直播平台帶貨,刺激外賣銷量。

這段期間,鄧至佑調整產品結構,把一年一次的年(大)菜改成低單價、高回購率的菜餚,並加強母親節、端午節、中元節、中秋節等節慶的行銷,成功把客人平均消費頻率從一次拉到三次之多,成功守住營收獲利。

鄧師傅今年收掉兩家實體店面,目前僅有八家門市在營運,業績仍持續成長,鄧至佑認為,外部合作通路及電商功不可沒,整個商業模式已經改變,去年國外代理商來談合作,今年已有賣到香港及美國華人等海外市場,明年擴建的食品工廠完工,提升產能時會有專門的產線負責國外訂單。

數據行銷提升回購率調整商品結構帶動銷量

疫情嚴重的時候沒有顧客上門,鄧師傅大刀闊斧導入會員系統,鼓勵民眾加入會員,不管是門市、量販通路、超商、網紅帶貨,線上線下所有的銷售數據都會回到會員系統,一年下來累積近十萬筆的會員資料。

鄧至佑說,以前沒有會員銷售平台,客人消費一次之後,就不知下一個客人在哪裡,導入會員系統才有機會跟客人互動,創造第二次、第三次的回購,譬如說,邀請VIP客人參加新品發表會,或是給予沉睡客優惠等,或是從日常的噓寒問暖中維繫客戶。

今年初,鄧師傅在會員平台的基礎上導入數據分析,透過數據分析清楚瞭解什麼產品賣得好、什麼產品賣的差,適時調整產品組合,如一千元產品組合、八千元產品組合,甚至可以提升商品「連帶率」,譬如,A產品賣得好,就把新產品B包在產品組合一起賣,帶動整體銷量。

至於中央廚房如何應付急需的訂單?鄧至佑表示,這是公司未來必須加強的課題,以前都是用EXCEL紀錄每年、每月、每星期的銷售數量,採購時以去年同期銷售數字抓出備貨量,時而準時而不準,疫情爆發後,到貨量時間很難預估,必須兩、三個月前就規劃採購量,現在利用會員系統,用產品組合的概念,少量生產,如果賣不好就會停止生產或轉到其他通路,隨時動態調整,減少損失。

身為二代接班,鄧至佑推動轉型也曾受到父親的質疑,父親覺得他不瞭解台灣市場,想法天馬行空,幾翻來回拉扯,這幾年,他開始了解家族企業並建立自己的團隊,兩代摩擦慢慢減少。

鄧至佑表示,以往家族企業不重視數據,誰有經驗誰說得算,這幾年,從數字管理中可輕易看見銷售的情況、哪通路較佳,有數據佐證,就比較能說服父母,從而帶領公司走出新的方向。

突圍三部曲

...
接班生存戰

專家學者深入探討二代的接班挑戰及數位轉型的困境。

...
數轉快易通

專家解讀數位轉型的核心策略,剖析什麼是數位轉型、如何轉、轉去哪裡。

...
接班小學堂

各產業的精彩案例,分享數位轉型所遇到的挑戰及成功關鍵。

數位專題製作 │ 理財周刊 數位發展部
Copyright © 2022 Moneyweekly Publishing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版權屬於 理財周刊股份有限公司 所有,未經本站同意,請勿擅用文字及圖案